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数据,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 ,高中生为81.0%,呈现出“发病年龄提前、患病率急剧上升、近视程度高”的特征。
同年,八部委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升为国家战略。
当外界平行光线从无穷远处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前,而非在视网膜上时,就称近视。
真性近视 VS 假性近视
首先
没有一个近视眼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及早发现孩子近视的早期征兆
如果您发现——
孩子看东西眯眼睛,或者喜欢侧头看东西
就要引起警惕了!
案例1
目目今年4岁,体检出来双眼视力4.8(0.6),没有达到1.0,妈妈很着急,是异常还是正常?
案例2
康康上五年级了,视力查出来是4.8(0.6),老师通知说视力不良,但是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又说完全没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同样一年级的小美,她的妈妈骄傲地告诉邻居,小美的视力保护的很好,双眼都是1.2(5.1),她可能犯了什么错误?
其实,孩子是否近视的标准,
是根据睫状肌麻痹后
验光的结果决定的。
1.0不适用所有年龄段,
视力不良不代表近视,
同样,
视力好也不代表屈光度数安全!
近视原因
1.遗传因素:
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儿童眼科计划曾检视近视儿童的父母视力。发现有77.7%父母也同患近视,当中12.6%更为深度近视。
近视防控的“三驾马车”
目前青少年近视还没有方法可以治疗,近视眼矫正手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但都是针对屈光度已经稳定的成年人,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措施在于防控。
1、首先是户外活动,其中主要起作用部分是户外光照,也就是说哪怕不运动,就只是待在户外,对近视预防也是有用的。但有一点要明确,户外光照的作用在于预防近视,一旦近视,临床数据显示,户外光照的作用就大大减弱了。
2、角膜塑形镜, 是一种特殊材质的硬性隐形眼镜,透氧性高,佩戴后可以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效应,目前已被证实可以减缓近视进展。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需在正规的医疗机构验配。
3、低浓度阿托品,阿托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胆碱能M型受体拮抗剂,在眼科临床上多用于解除调节痉挛和散瞳等。
目前认为阿托品并非通过放松调节的机制控制近视的,其控制近视进展的可能机制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视网膜和巩膜的M1和M4受体来实现的。其次,阿托品可能是通过非蕈碱作用抑制巩膜成纤维细胞糖胺聚糖的合成。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进展有效,但个体的应答(疗效)和副作用有较大的差异,有相应的适应症。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联合使用,有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
近视的发生发展主要受个人生长发育和用眼习惯影响,目前全世界尚无任何手段可以完全阻止青少年近视的发展,以上所列,也只是针对不同近视人群的控制方法,家长们若是一味追求近视的根治或恢复往往不得其法,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