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摘镜”该选择
哪种手术方式?
目前,近视矫正手术主要分为角膜激光手术和晶状体植入两类。做手术之前,医生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确认患者是否符合近视手术的条件,以及适合什么样的手术方式。
全飞秒是屈光手术历史上一次大的创新和突破,它不是消融角膜组织改变角膜的形态,而是在角膜基质层间雕刻一个透镜,然后通过一个2mm的微小切口取出透镜来完成手术。实现微创、无瓣,是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
△全飞秒手术过程
基本原理:全飞秒无需制作角膜瓣,直接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制作微透镜,再通过极小的飞秒激光切口将微透镜取出,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特点:无需制作角膜瓣,所以后期也没有角膜瓣移位的风险,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抗撞击能力强,但其对患者眼镜度数有要求,度数过高的患者无法实施该手术。
瓣飞秒全激光可做波前像差或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切削,个性化程度更高,适应范围更广,可矫正1000度以内近视。
基本原理:先是将角膜表层掀开,这个过程就是制作角膜瓣。用准分子激光打磨角膜基质层,再将角膜瓣翻回来盖在原处。
特点:视力恢复快,实现精准切削、个性化切削,能够有效节省、保留剩余的角膜组织。适合度数较高、散光大、角膜偏薄、角膜不规则、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的人群。
Smart全激光集TransPRK手术与SPT智能脉冲技术于一体,激光直接经角膜上皮进行治疗,一步完成对屈光不正的精确矫正。
基本原理:手术只需要一步去除角膜上皮以及基质,不需要制作角膜瓣,不会在角膜上形成切口或皮瓣。
特点:激光直接经角膜上皮进行治疗,一步完成对屈光不正的精确矫正。免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安全无忧。表层切削,尽量地保留了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
适合800度以下、中低度近视者,角膜薄者,期望安全、温和且无压力的治疗过程的人群;喜欢无刀、无痕的轻松手术方式的人群;警察、军人以及喜欢运动的体育爱好者。
对于超高度近视(≥ 1000 度)的人,如果选择激光手术,通常需要切掉很厚的角膜才能达到矫正效果,而剩余的角膜太薄容易出现并发症。晶体植入手术可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手术后无需缝合,对高度近视人群尤为明显,当然,角膜比较薄的中高度近视也可以考虑。
EVO-ICL晶体植入术
EVO-ICL晶体植入是高度近视者更适合的手术方式,对角膜厚度没有要求,而且可以矫正的度数范围比激光近视手术更广,植入的ICL晶体还可以取出或更换,视觉效果优于普通框架眼镜的矫正效果。适合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角膜薄者,不适合激光类近视手术者皆可考虑。
基本原理:在虹膜和自然晶状体之间植入一枚人工晶体(相当于一片隐形眼镜),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力。
特点:矫正范围广,可永久置入眼内,日后可以取出,且不会引起角膜和眼内的结构改变。
价格贵的术式不一定最适合自己。近视人群首先需要完成规范的术前检查,明确自己是否符合手术的适应证。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眼部条件和用眼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为患者量“眼”定制个性化的近视矫正方案。
02.
做近视手术
能治愈近视吗?
近视手术是当下常用的解决视力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是,近视手术不能治愈近视,它只是一种矫正视力的方法。
眼轴延长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长的眼轴会导致高度近视及眼底病变,而目前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有效逆转变长的眼轴。目前没有能够彻底治愈近视的方法,只有矫正近视的方法。矫正方法通常包括光学方法中的佩戴框架眼镜、软性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等,以及屈光手术中的角膜激光手术、ICL植入术等。
因此,高度近视伴长眼轴的患者即使做了屈光手术,也必须定期随访检查眼底,避免因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
03.
视觉训练可以
改善近视吗?
视觉训练是指利用光学或心理、物理学等方法,训练双眼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双眼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改善及治愈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阅读障碍等双眼视觉疾病。目前,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视觉训练能治疗近视。相反,不正确的训练还可能加深孩子的近视。
因此,在进行视觉训练前,家长要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视功能评估,功能异常者才需要进行相应的视觉训练。
04.
近视了戴上OK镜
就OK吗?
OK镜即角膜塑形镜,是通过压平角膜,暂时性降低角膜屈光力,提高白天的裸眼视力,同时,还能有效控制50%左右的近视进展。因此,角膜塑形镜受到近视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高度关注。但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形态和近视度数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要求眼睛健康,近视度数不高于600度,建议验配的年龄为8周岁以上。
同时,大家也要注意,不是戴上角膜塑形镜就万事大吉了,如果继续不合理地用眼、户外运动太少及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学习等,有时即使联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近视仍会快速增长。因此,在使用近视防控方法的同时,一定要去除上面的不利因素,才能有效、安全地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
05.
哪些人需要
尽早预防近视?
经常有家长问:“医生,我家孩子的远视储备快没了,是不是很快就会变成近视了?”
远视储备量小,也不一定很快发展成近视,有些孩子的远视储备量小,但变化很慢,也可能会较晚发展成近视。对于远视储备,不仅评估方法要正确,还要综合评估远视储备的量和变化速度,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随着身高、体重的增长,眼睛也向近视方向发展。一般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每年度数增长50~75度,眼轴增长大约0.3毫米。如果孩子近视度数增长超过了这一范围,或者孩子10岁就开始近视,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提示其成年后有发展成高度近视的风险,就要提高警惕,尽早采取措施,控制近视进展。通过专业医生的检查,结合小朋友的自身特点,家长可以选择科学方法控制近视。
验光不准确、加工不规范,就好比医生看病开错药、手术动错刀,后果不堪设想:轻者会引起头晕恶心、眼睛胀痛、视物疲劳,重者会引起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以及度数短期内快速加深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