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眼科【近视防控宣传月】| 孩子近视了,家长该怎么办?

2023-03-21

前言

今年3月是第6个近视防控宣传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第6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提升爱眼、护眼防控意识,南阳南石眼科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宣传,今天的这期内容让我们来讲一讲孩子近视了,家长该怎么办呢?

南阳南石眼科医院


作为一家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南石眼科医院一直积极践行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相关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认真落实近视防控相关诊疗方案,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始终肩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南石眼科医院院长景聪荣表示:随着青少年近视患者不断增多,很多所谓的近视矫正机构利用家长的知识盲区和焦虑心理,宣称有办法「降低度数」、「治愈近视」,治疗方法也是五花八门:针灸、按摩、训练仪器、特效眼镜、药敷……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延迟或者不戴眼镜,花大价钱在“视力康复机构”「坚持治疗」,结果孩子的近视度数不降反升。

实际上,近视的本质是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导致的,眼轴是决定屈光状态的主要因素。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可能就会增长300度左右,如果真正发生近视,特别是轴性近视,是没有办法让拉长的眼轴恢复的。如果发生了近视的情况,还是要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验光师,根据眼部的真实情况,科学配镜,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

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反映看远处模糊,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近视了,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带孩子去眼镜店简单的配副眼镜了事。而不先确定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就盲目配镜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又称轴性近视,是眼睛结构永久性的发生改变。得了“真性近视”的人,眼球前后径和眼轴会变长,当平行光线射入眼球,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前不能成像清晰,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真性近视”既可能是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后天因素。


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眼部睫状肌的持续收缩、过度调节,因而形成调节痉挛,使眼球处于近视状态,一般是后天用眼不当造成的。这种调节是可以进行调整的,只要平时监督孩子正确用眼,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视力。但如果我们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一问题,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生不可逆的眼球生物结构的改变,逐渐演化为真性近视。


如何区分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由于症状近似,“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并不能从外表上判断,需要在专业眼科医院通过散瞳验光后才可鉴别,普通眼镜店往往无法做到准确判断和精准验光。

“散瞳”在医学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通过药物(通常方式是滴眼药水或凝胶)让睫状肌麻痹,使眼的调节放松,验光得出的度数就更准确。散瞳因为瞳孔放大,会出现短暂的对于光比较敏感,属于正常现象,稍作休息后便能恢复正常。

如果是“假性近视”,散瞳过后,度数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仍有度数,那散瞳后测出的度数才是孩子真正的近视度数。儿童测出“真性近视”眼应尽早配戴眼镜。即使只有100度甚至50度的“真性近视”,也要配制合适的眼镜,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近视度数加深。

需要提醒的是,近视的发生是有早期信号的,当孩子出现:看书易串行,易疲劳,写字时趴得很低,喜欢凑近看电视;由看近转为看远时,经常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经常揉眼睛,喜欢眯眼视物;学习效率低等现象时,应第一时间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找出近视发生的“症结”,进行针对性干预。


近视一旦产生只能控制,无法逆转

近视一旦产生无法逆转,就好比一个人的个子长高后,无法再变矮一样,它还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身体发育,每年不断增长,青春期会发展更快,一般到18岁后才会稳定下来。

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近视治疗方法能够彻底治愈真性近视。因此,一旦孩子诊断为近视,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科学的办法控制或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将来发生高度近视。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近视矫正与控制方式主要有:防控型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近视矫正手术等。


既然近视一旦发生无法逆转,那我们就要及早进行干预和预防,从而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2. 正确认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建议每天达到2小时的户外活动,从而预防和延缓近视进展。

3.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4.减轻孩子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5. 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的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30~40分钟

6. 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物。


7.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发现孩子出现眯眼看东西、上课看不清楚黑板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正,在正规医疗机构的眼科进行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正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