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不容小觑的甜蜜杀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可引起的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疾病。并发症中包含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致盲风险最高,但也极为常见的一种。由于这种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表现,因此极易被忽视,一旦症状发生患者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到底什么是“糖网”?又要如何预防?南阳南石眼科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白石,就“糖网”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指由于糖尿病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主要病因为糖尿病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新生血管形成,从而造成的视力受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往往感觉不到明显的症状,逐渐地,视力开始轻微下降,糖友们会以为这是小毛病并不在意,尤其是老年患者,以为是人老了就会眼花,就不放在心上。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视力减退、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情况。糖友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下列症状,应立即去医院眼科检查:
①视力减退,视物不清;
②近视程度加重、老视的暂时性缓解;
③看东西出现重影、眼前有黑影遮挡;
④有闪光感;
⑤眼胀、眼疼,视野缺损(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与糖尿病对视网膜微血管的损伤有关,主要的危险因素有:
①患有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5年以上。
②血糖控制不良。
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病、高血脂。
④遗传因素,有家族病史。
⑤其他:妊娠期、肥胖、吸烟。
发现眼睛出现糖网的症状,应到医院的眼科、内分泌科进行诊疗。
怎么预防糖网
1、控制血糖:理想地控制血糖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控制血压:高血压除了加速大血管动脉硬化外,还会加速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如视网膜和肾脏的并发症。
3、控制血脂:控制血脂可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脂质的渗出,有助于稳固病情和视力,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4、合理饮食,少吃多餐:多食茎叶类蔬菜和粗纤维类食品 ,限制食用油脂、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多的食品,忌烟、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开始监测、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新生血管的形成,保留有用视力。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发展至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可导致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者导致失明。
糖网如何治疗
1、药物: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改善眼部血管微循环的药物,适用于各个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手术(玻切及注药)后辅助治疗。
2、激光: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Ⅳ期,及手术(玻切及注药)后经FFA检查需视网膜光凝者。
3、微创玻切手术: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Ⅵ期,及玻璃体积血,反复黄斑水肿所致黄斑前膜等。
4、玻璃体腔注药:即抗VEGF药物,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及增殖性糖网伴有新生血管需做玻切手术者的前提治疗。
5、联合疗法:糖网病情严重者需注药+玻切+激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白主任提醒
患有糖网病性视网膜病变并不代表一定就会失明,关键是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效果好、花费少!
建议老年人每半年做一次眼部检查,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其他眼病的人群,每3个月或按医嘱进行定期眼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