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常发生在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以溢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存在潜伏眼内、外感染的危险,可造成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同时,泪道阻塞还会影响内眼手术的开展:如白内障、青光眼手术等。另外,泪液外流会侵蚀眼睑,造成局部皮肤干燥,色素易沉着,下睑外翻等。
01 怎样判断是否存在泪道阻塞?
泪道冲洗检查是最简单的方法。
当泪道出现阻塞之后,不论是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鼻泪管任一部位的阻塞都可以引起流泪,长时间的阻塞还可能继发泪道或泪囊炎症,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泪道开口于上、下眼睑的内眼角处,由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组成,泪水通过它们最终流向鼻咽部,这也是点眼药时,会感觉苦的原因。
02 发现患了泪道阻塞后,应该怎样治疗?
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泪道先天发育异常,最常见的是先天性鼻泪管阻塞:主要表现为流泪和流脓,常单眼发病,也有双侧病变,该病起因于鼻泪管形成的异常,最常见的阻塞部位是鼻泪管末端、鼻腔开口的部位。治疗:一般4月内可先观察、局部按摩、滴眼药等,大部分患儿能自愈或被治愈;4-6月时可以行泪道加压冲洗;6-8月时做泪道探通;若合并泪囊炎急性发作的可以在急性炎症控制后行泪道探通术治疗。
2、泪点狭窄或闭塞:泪点为泪道的开口,若泪点出现狭窄甚至闭塞时将严重影响泪液的引流,从而出现溢泪的症状。针对这类问题首选的办法是泪点成形术重建泪点,术毕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受否需放置泪道支撑物。
3、泪小管、泪总管阻塞:因泪道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泪小管管径比较细、直径约0.3-0.5mm,一旦出现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时,常规的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无效,针对这些问题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泪道激光,严重的需手术切除阻塞部位。
什么是泪道激光?
泪道激光是用光导纤维将激光传导入泪道管腔内,利用激光爆破效应的能量将泪道内阻塞的组织气化击穿,使泪道恢复通畅。泪道激光的光束直径小、能量密度高、穿透力适当,对组织的热效应低,因此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通过激光的方法,效果会比单纯的泪道探通方法更好,相对来说复发的机会要少。激光操作也比较简单,不需要对皮肤进行切口,不留疤痕。需注意的是:激光术后需要定期来门诊复查,进行泪道冲洗,滴一些抗生素眼药,预防泪道阻塞的复发。术毕也是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受否需放置泪道支撑物。
4、鼻泪管阻塞:若阻塞较轻,没有发展为泪囊炎,可以选择泪道激光治疗;若阻塞较重甚至合并慢性泪囊炎,则需考虑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在泪囊与邻近的鼻腔之间建立新的泪液引流通道,以代替阻塞的鼻泪管来引流泪液。以往的经皮肤切口入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传统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被认为是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最经典手术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该手术又有多种改良的术式,近年来经鼻腔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的内路吻合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03 总结
针对泪道阻塞性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如:阻塞部位、严重程度、有无脓性分泌物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