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为孩子建立屈光档案?
孩子的眼睛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屈光状态的发展趋势,才能做到早预警、早发现近视,为进一步的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依据。
屈光发育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了解孩子近视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用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也能为近视防控研究提供资料。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应该从学龄前儿童开始。我国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率正在逐渐上升,学龄前期如果不重视爱眼护眼,没有保留合适的远视储备量,学龄期很容易发生近视。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后能准确地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远视储备情况,依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分档制定近视预防策略,譬如个性化建议远视储备低的孩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对于近视进展快速的孩子来说,需要进一步配戴角膜塑形镜或者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等。
屈光发育档案应当全面,定期检查孩子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情况等,记录近视家族史。屈光度检查建议在睫状肌麻痹后进行,即通常讲的散瞳验光,以检查准确的屈光度。使用安全、可靠、非接触的方法测量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
我国开展的“安阳儿童眼病研究”通过对小学生连续6年的调查发现,小学期间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始终不近视的孩子与发生近视的孩子,眼轴长度发生明显的分离,近视的孩子眼轴更长,可以对近视的发生发展起到提示作用。
高度近视儿童必须及时进行眼底检查,针对不同的眼部情况还应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如斜视、屈光参差的孩子应该检查立体视功能等。
屈光发育档案是儿童近视发生发展有效的监测工具,全面、标准、可靠地建立档案,可以为孩子的眼健康保驾护航。家长应每半年至一年为孩子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建立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可以了解未近视孩子屈光状态的发展趋势,做到早预警、早发现近视;可以了解近视孩子屈光状态的屈光发展规律,进而使用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