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南石眼科 | 知识科普(二):近视的“生长”史

南石眼科董梁
2022-03-24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的屈光状态大部分都处于远视的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这一过程被称为“正视化”。然而,部分孩子随着眼睛的生长发育,从远视发育到正视后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生长”。

图片


第一:孩子的眼睛从正视变成了近视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长、负荷重,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不能放松,调节失衡。睫状肌的调节就像“弹簧”,如果用眼过度使睫状肌这个“弹簧”绷得太紧,使其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和持续的收缩状态,“弹簧”的弹性就会变差,看远的时候也无法放松,长期如此,正视“生长”成近视。

图片


第二:近视度数的加深变为高度近视


如果真性近视后,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各种使眼睛疲劳的因素得不到缓解,孩子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造成调节滞后,形成周边视网膜的远视性离焦(这种离焦状态被认为是促进近视度数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使孩子眼轴持续增长,近视度数增高成为高度近视。

图片


第三:从高度近视发展为病理性近视


如果孩子是轴性近视,眼轴的延长得不到有效地控制,随着眼轴的不断伸长,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薄,出现各种眼底并发症,则成为病理性近视。可表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萎缩、黄斑裂孔、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变性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图片图片


近视的“生长”史:不近视发展为低、中度近视;低、中度近视发展到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理性改变成为病理性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