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眼科 | 看电子屏幕真的比看书更容易近视吗:答案让人大吃一惊!

南石眼科黄陕
2022-02-17

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适应了电子阅读的习惯。Kindle、iPad、手机等都可以作为阅读工具,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屏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地认为:阅读纸质书本,似乎比阅读电子屏幕,对眼睛来说更友好。很多家长认为,“看手机、iPad会瞎,看书则不会”,也有家长很困惑,孩子从来不玩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只是爱看书,怎么就莫名其妙近视了?


这里有一个物理知识点:电子屏幕是自发光,书本或者投影是反射光,难道反射光真的比自发光更能保护眼睛?今天我们跟大家好好聊聊,看电子屏幕,真的比看书更容易近视吗?



"读书"和"读屏幕"并没有差异

目前业界比较公认的是,近距离工作是引起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近距离工作引起近视的不同机制,包括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滞后以及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后引起的短暂性远点漂移。这两种机制被认为是近视进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人员针对阅读手机和阅读文本对NITM(近距离工作诱导的短暂性近视)、回退时间以及调节滞后的影响做了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阅读文本和阅读手机对NITM及其回退时间及调节滞后没有显著差异(P> 0.05)。


研究结论认为纸质阅读和ipad等电子屏幕阅读同样都作为近距离阅读的一种方式,同样引起NITM增大近视进展,两者之间并没有差异。



有人就要问了,孩子玩手机、用ipad上网课,确实就近视得更快了,这又怎么解释呢?


的确,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使用电子设备会增加近视发展的风险。例如,一项先前的研究发现,每天使用计算机超过3个小时是大学生近视的高风险因素。还有研究认为个人使用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的时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眼轴长度越长。


但是,导致近视的根本原因,是近距离阅读本身,不能让屏幕去背这个锅。其实,使用电子屏幕或者书本阅读,材质本身并不会影响近视进展速度。也就是说,就算孩子不是玩手机,而是花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距离来阅读纸质文本,也同样会近视的。但是因为内容有趣,颜色鲜艳,对比度高,大部分孩子在阅读手机、ipad时,会更专注,不知不觉就严重超时,而且距离往往也比书本拿的更近。


只要是长时间近距离阅读,都会诱导近视。控制用眼距离和时长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媒介不重要。



怎么控制用眼距离和时长?

不管是看电脑还是iPad,确保33cm以上的用眼距离,对于延缓孩子近视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里有一个小贴士:孩子开始阅读时,家长可以让孩子伸一下胳膊,看看阅读距离是不是合格。家长们要努力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小习惯。如果孩子坐姿不好,还可以买个坐姿矫正的小装置,也可以帮助控制距离。


现在的电子设备都可以设置家长模式,限制每天使用45分钟,或者单独限制某些App的使用时长。


手机因为屏幕太小,距离往往达不到33cm,所以要坚决杜绝孩子使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每次持续用眼时间,增加休息频率,建议5岁以下用眼15分钟就要休息5分钟,5岁以上用眼30分钟休息5分钟。还要注意环境光一定要足够亮,有些家长,尤其是老年人,会存在一些误区,觉得光源太亮,会“刺眼”,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过暗的光照环境也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如何上网课才能不近视

有家长问,课程需要必须要用到电子产品,那是把ipad投屏到电视好呢还是去买一个投影仪好呢?我的建议是,高亮度投影仪=电视>普通投影仪,考虑到经济成本,其实电视就挺好。发光屏幕的有害蓝光,对于每天注视屏幕8小时以上的人群才有作用,对孩子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盲目给孩子配戴防蓝光眼镜啦),而且普通投影仪在白天显示并不清晰,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