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可怕吗?

南石眼科王珊
2021-12-17
近年来,近视在全球都十分流行。在欧洲和北美,50%的年轻人患有近视,而在中国,90%的青少年和年轻人都患有近视。预计2020年全球近视人口将高达25亿。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称: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大约5亿,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患有高度近视的总人口高达3000万,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一位。
可见,我国是“近视大国”,若没有有效的干预,预计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近视患病人口将达7亿。

图片

近视,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适应性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教育,工作形态等对近距离用眼的需求越来越多,眼睛的状态则倾向于看近而非看远。近视的发生与父母有无近视有关,更与用眼方式有关。中低度单纯近视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戴眼镜而有些不方便,但如果发展到高度近视,会产生一些潜在的眼部疾病风险,确实是令人头疼的事。

一、如何预防近视?


适当的户外活动,户外和室内的差别在哪里呢?一是光线的强度,光谱等,二是户外环境中大部分物体距离较远,这对眼睛会有保护性作用。因此,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可有效减少近视的发生,建议每周14小时以上,也就是平均每天2小时。只需要在户外待着,哪怕只是坐着晒晒太阳也行。

图片

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实在不易,调查表明上海15岁青少年平均每周的作业时间是14小时,而在英国是5小时,美国是6小时。作业时间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压缩了户外活动时间。由于间歇暴露在户外仍是有效的,所以,孩子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可行性高的方式,如增加课外活动,课间休息呆在户外,上学和放学步行,增加户外运动等方式。

图片

户外活动缺乏是最重要的近视危险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可能存在一定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长时间室内用眼应注意哪些呢?建议遵循每看近半小时向远看一会的方法,阅读时保持适当的距离,采用让人觉得舒适的照明,这些都有助于减轻视疲劳。

图片


、什么时候需要去专业医院检查?


当小朋友看远处眯眼睛、斜眼、歪头,看电视不自觉往前靠,就要怀疑视力有问题,需要到专业的医院或机构去检查眼睛的屈光状态。

即使没有异常表现,儿童到3岁后就可以进行一次屈光检查,一般来说,随年龄增长,眼睛的屈光状态是从远视向近视发展,每个年龄有相对正常的屈光度范围,超出这个区间的可能需要屈光矫正。如果已经有屈光不正的儿童,需要每3月定期复查。

三、已经近视了,医生能帮你什么?


1、配戴框架眼镜,获得清晰视力

目前矫正近视最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就是配戴眼镜。有些家长会排斥眼镜,认为戴镜后近视会越来越深,这是十分常见的误解。其实戴镜不仅能获得清晰的远视力,而且还对减轻视疲劳,改善眼位和双眼视功能等有积极作用。相反,近视了不戴眼镜,使孩子长期处于模糊视觉中,反而更容易导致近视加深。因此,确定近视后应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并根据近视加深的情况及时更换眼镜,才是最好的措施。

2、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

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是低浓度阿托品,在保持相对好的近视控制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目前可用于近视的控制。是否需要使用,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建议听取医生的专业指导,使用后需要定期检查监控。

3、配戴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的硬性接触镜,大量研究证明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进展有延缓作用,但其效果在不同个体是有差异。建议到有资质的验配机构检查和评估,其验配也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验配,配戴后需要严格定期检查。



近视并不可怕

正确的认识近视

注意预防近视

合理的控制近视

依然能拥有明亮的双眸